委员孙刚
时间:2014-12-18 10:00:54 来源:

一片丹心演绎精彩人生
——记市政协委员、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孙刚
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儒雅,温和,脸上带着自信、谦虚的微笑。而在他的身上,又弥漫着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厚内蕴、坚韧信念和执着追求。
翻开履历表,罗列了他很多的头衔:内蒙古自治区高血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内蒙古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包头市“5512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市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刚。
孙刚1977年参加工作,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三十余载。特别是2002年走上医院管理岗位以来,他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实现决策的科学性、思维的前瞻性和工作的创造性;他积极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为先导”的办院方针,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方法,坚持公益医院的诚信品牌,积极努力地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华和智慧,励精图治、殚精竭虑,赢得了患者的认同和尊重,也为包医二附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医院各项工作量实现年均10%的增长率;从二级医院晋升到三级综合医院;从企业医院过渡到事业属性的教学医院。这些成绩无不彰显着新时期医院管理者的时代风采!
勇立潮头谋发展 兼顾品牌、学科与市场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大而全,医疗服务市场也是这样。随着各层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赢得患者信赖,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如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已成为医院同行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市场竞争,谁拥有自己的特色,谁就有可能抢占市场的制高点。2002年由副院长走上院长岗位的孙刚教授准确地洞察到了这一点。由此医院及时调整经营方针,提出了向特色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
急诊医学科作为包医二附院的重点学科之一,是包头市第一个“120”急救中心,开创了包头市120急救的先河。2002年在包头地区率先开设交通事故急救绿色通道,2004年成为国际SOS救援中心合作医院,2005年在包头地区率先开设心脑血管急救绿色通道,为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急诊急救医学重点学科,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进一步扩大急诊规模,把急救医学中心管理模式、人才、设备、科研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提高包头市急诊急救协作救援能力搭建平台,为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孙刚如是说。
消化内科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消化病研究所,承担全区消化病诊疗与科研任务,此后多次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西安医科大二附院开展多领域协作,奠定了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在全区的领先地位。2002年消化病研究所在全区学科建设评比中被确认为自治区医学重点学科,使研究所走上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0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临床消化疾病的研究基地、包头医学院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消化界的优势学科和医、教、研基地……
孙刚院长坚持“以人才带学科、以学科促发展”的学科建设战略,逐步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优势。在科学的学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医院成功创建了自治区领先和重点学科3个、包头市领先和重点学科7个、自治区级研究所2个、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6个,同时被授予自治区质量控制中心2个、自治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科室1个、自治区卫生厅规范化性病门诊示范点1个。
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包医二附院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特色品牌。为了提高社区真正服务百姓的能力,使社区群众能够得到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站医护人员经过全天候、人性化、家庭化和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凸显了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就诊。经过多年的艰辛苦努力,社区服务站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基本固定不变,这就使得与社区居民的交往和感情能够日益加深,成为他们的朋友,为社区卫生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服务站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使它的医疗费用能够明显低于大医院和同级社区医院的水平,凸显出经济实惠的社区医疗特色,实现了社区服务站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了能够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代理人,社区服务站还多次为年龄5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免费体检,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体检档案。为了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使低保、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患病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社区服务站在医院的支持和属地卫生局的指导下,开展了对低保户、特困户人员的医疗救助服务,为低保户、特困户发放了医疗救助优惠卡。此外社区服务站还自动肩负起了开展健康教育的使命,订阅了《健康报》、《大众健康》、《大众医学》、《中国社区医师》等报纸杂志,利用多种报纸杂志,与患者及社区居民共享健康医学知识。通过制作图文并茂健康教育图板、编写通俗易懂的医学小知识卡片等,向社区居民宣传健康知识,赢得了他们的欢迎和好评。
在进军特色医院的过程中,孙刚带领下的包医二附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院的规模、服务能力、学科建设、教学水平等都有了空前的提高,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际SOS救援中心合作医院”等,并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务实求真搞改革 主抓质量、管理与创新
发展的动力来自对于旧体制的改革,来自科学的管理与创新。孙刚敏锐地观察到:根据医院现代管理理论和医院现状分析,具有现代化医院制度特征的经营主体实际在医院并未真正确立,传统管理制度的惯性和影响仍然在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医院现行体制和决策机制缺乏市场营销理念和策略,极易忽视内部管理缺陷。面对病人需求和市场变化的时效性要求,容易导致决策行为与信息交流的滞后,成为医院提高内部运作效率和经济、社会两个效益的主要障碍。医院的运行体制与组织结构上没有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保证,以病人为关注焦点的服务理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医院的服务总跟不上病人需求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已经不再是以义务论为基础的传统伦理关系,而是以权利为重心的特殊契约关系;患者已经不再把就医看作“求医”,而是看作自己的一种权利,是在花钱购买一种服务。于是,如何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管理与创新水平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孙刚认为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新时期的二附院,对质量管理的高调强化,并非简单的老生常谈,而是集合了现代医院的管理思维,建立更加科学、理性、完备、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探寻与总结,一个规范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在这里建立并逐渐完善,质量管理的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他的主导下,医院先后制订了《医疗质量管理细则》、《抗生素使用原则》、《科室质控标准及实施细则》等多个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工作制度。建立了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手术分级、交接班、会诊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高标准管理。同时结合“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血液质量安全年”、“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等级医院评审”等活动,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合理用药评估等会议,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贯穿于医院质量安全的全过程。
不断完善的医院信息化工程、院务公开制度、招标采购制度以及作为包头市第一家实行岗位绩效管理的医院人事制度等,都衬托着医院管理内涵的提升,体现着一个优秀医院管理者的智慧。
大医精诚带团队 倡导诚信、博爱与回报
三十年来,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孙刚始终致力于学科方面的研究,取得很深的造诣,成为包头市医疗界的学科带头人。近年发表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多达5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持设计并实施了自治区级和包头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立项1项;参加完成国内外临床试验、中英联合课题、澳大利亚心脏国际研究中心课题1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5项,其中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举办中国西部高血压及心血管病论坛四届,为本地区及全国高血压病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孙刚注重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需要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人才观,培养选拔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人才,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包头医学院二附院在我市“5512工程”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首席专家颁证大会中荣获“5512工程”创新团队及包头市“5512工程”领军人才的荣誉,孙刚本人也被评为包头市“5512工程”领军人才。包医二附院在孙刚的带领下,现有1000余名职工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96名,硕士生导师17名,博士生4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100名,自治区学科带头人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2名,包头市名医人才5名,包头市“5512”领军人才3名。
孙刚不忘大医精诚,积极倡导“精医厚德、诚信博爱”精神,率先垂范将这种精神融于日常管理理念、经营方针和医疗服务之中,努力创建全新、和谐的百姓放心医院,使全体医护人员始终认真履行着“生命守护神”的神圣职责,使众多的生命在垂危中得到新生。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主动争取和参与国家民政部慈善机构的爱心助医活动,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包头地区唯一的“爱心助医定点医院”,仅2005年度共为37名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进行了全面诊断,医院心脏内科的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协同为15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成功实施了心脏介入手术。医院社会效益与日俱增,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孙刚作为一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医院管理者,始终以“谦虚、严谨”的人生信条为人们所称道。他担任市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以来,立足岗位、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展示着政协委员心系发展、认真履职的风采。同时,他又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公益医院的诚信品牌,向社会奉献着高尚的爱心,“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深入开展“健康包头行动”,为包头市扶贫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开展万民医师下乡、卫生下乡、济困医疗工作和义诊惠民服务,公立医院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切实体现了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单位,始终呵护百姓健康,保障人民利益的服务宗旨。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奔向地震灾区、“非典”、“甲流”一线,并为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送医送药……
无论是作为医院管理者,还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孙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精心做好医院发展事业的每一项工作,切实为患者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是孙刚的一片丹心推动着医院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更演绎着他再谱新篇章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