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15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16-01-10 18:13:00 来源:
2015年是推动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节点,委员会在市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智力优势,重点就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充分发挥委员会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基础作用。年内,委员会组织集体调研视察6次,开展对口协商1次,撰写调研、协商、评议报告9份,提出意见建议共42条。
一、201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发挥基础优势,服务科学发展
1. 深入调查研究,夯实基础。按照“增强全局性、注重前瞻性、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牧区改革”,科学选题,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广建智言。
一是就推动我市“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开展专项调研。“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工程是重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关乎粮食安全。为了推动“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与建设,防止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的带领下,深入G6高速公路沿线和大青山南坡、封山育林项目、人工造林项目等区域实地察看,了解防护林和天然林的保护与建设情况。委员们围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出要积极推进生态管理的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等建议,形成的《关于推动我市“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的调研报告》,以政协《建言献策专报》的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围绕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开展调研。在调研前期,我们收集了九个旗县区的土地草牧场流转情况,经过分析,我们选取了流转有特色、有规模的四个旗县区作为调研的重点,7月29日—31日,专题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的带领下,分别赴九原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深入农牧户、家庭农场、种养殖合作社、农业生产公司及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等地,了解土地草牧场流转情况和农业经济组织的规模及效益情况。随后,又赴山东省潍坊、烟台等地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关于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的调研报告》,针对我市目前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外地成功经验,提出要加强市场和项目建设,增强土地流转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桥梁作用,依法有序、科学引导,确保土地流转程序的合法性;加强土地流转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土地流转。前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下一步与政府对口部门协商奠定了基础。
2. 开展协商议政,咨政建言。运用政协作为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这一富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民主协商形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广泛多层次民主协商建言献策,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彰显政协力量。
一是围绕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10月份,专委会召开专题协商会议,与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等8个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探讨协商,集思广益,推动工作。会上调研组成员围绕完善土地草牧场流转机制建设、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防控、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发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作用作了重点发言,共提出21条建议。协商会上,市政府副市长任福对市政协调研组形成的重点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责成有关部门认真加以研究落实。会后,市农牧业局针对市政协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书面反馈。
二是参与主席会议协商议政。围绕主席会议协商议题“发挥政协优势,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精心选题,积极建言献策。“十三五”时期是国家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包头作为重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更加任重道远。专委会结合自身职能,选择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协商课题,针对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绿化建设随意性强,重复性建设较为严重,绿化建设的水源等问题,提出要统筹全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确保城市园林绿地的系统性、均衡性及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机制;加强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科研成果应用,推动绿化产业发展等建议。
(二)履行民主监督,体现政协特色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充分运用和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特点,以多种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
1. 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按照市政协民主评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11月份,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专委会对市国土资源局、市扶贫开发办两个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评议组本着民主监督、客观公正、注重民意、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评议办法及流程,围绕评议内容,分别深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扶贫办所属部门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召开民主评议说明会,召开与被评议部门职工及服务对象代表、与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等多层次座谈会,深入实地视察,听取该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被评议部门的初评报告,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整改要求。被评议部门针对评议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整改措施,并落实到责任人及责任科室。评议组根据被评议部门六个方面的工作贯彻落实及整改情况,确定分值,为市政协综合评价被评议部门的工作提供基础。
2. 对《新环保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视察。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在《新环保法》实施近一年之际,12月初,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带领专委会部分委员,深入市环保监测中心、大型企业等地进行视察,详细了解《新环保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部门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围绕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全民共同参与,营造“知法、守法、维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言,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三)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良好工作环境
专委会工作牵涉面广、全局性强,工作中,密切与各方面的联系,整合内外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加强与上级政协、兄弟政协及旗县政协的联系,加强与对口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参与配合内蒙政协在包开展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海南省政协在包开展的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安徽省滁州市政协在包开展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调研和考察;组织委员围绕对口协商课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验作法。在专委会开展的调研视察协商活动中,邀请市国土资源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人、行业专家参加,增强了履职合力,提高了建言质量。
二是不断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积极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力争通过各种活动把委员的个体优势转化为政协工作的整体优势。在年初召开的专委会组成人员会议上,组织委员学习市政协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及年度协商计划,研究讨论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年内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使委员在把握政协整体工作布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协商监督议政活动;在民主评议工作组会议上,组织委员学习有关法规和制度,了解被评议部门的职能职责,熟悉和掌握评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使委员在评议工作中有的放失;组织委员围绕调研视察课题及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情况,集思广益,积极为推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扩大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工作周报等媒介,积极宣传专委会的履职活动。办公室牢固树立为委员服务意识,认真做好专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络工作,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专委会将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十三五”建议的相关规定,按照市政协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人口管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宜居城市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专委会职能,精心选题,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能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根据市政协的安排部署,成立评议工作组,按照评议流程和评议方法,认真开展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工作,促进和推动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
三是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智力优势,围绕市政协常委会及主席会协商议政主题,开展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力争提交有份量的建言报告;同时认真开展专委会的对口协商,围绕协商课题深入调研,在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咨政建言,发挥政协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是加强联系。工作中密切与各方面的联系,密切与委员的联系,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建立与对口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部门开展的活动,开展联合调研视察;注重加强与上级、兄弟政协及旗县政协的上下联动。通过构建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专委会的履职水平。
一、201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发挥基础优势,服务科学发展
1. 深入调查研究,夯实基础。按照“增强全局性、注重前瞻性、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牧区改革”,科学选题,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广建智言。
一是就推动我市“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开展专项调研。“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工程是重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关乎粮食安全。为了推动“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与建设,防止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的带领下,深入G6高速公路沿线和大青山南坡、封山育林项目、人工造林项目等区域实地察看,了解防护林和天然林的保护与建设情况。委员们围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出要积极推进生态管理的机制体制创新,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等建议,形成的《关于推动我市“三北”防护林及天然林保护的调研报告》,以政协《建言献策专报》的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围绕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开展调研。在调研前期,我们收集了九个旗县区的土地草牧场流转情况,经过分析,我们选取了流转有特色、有规模的四个旗县区作为调研的重点,7月29日—31日,专题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的带领下,分别赴九原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深入农牧户、家庭农场、种养殖合作社、农业生产公司及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等地,了解土地草牧场流转情况和农业经济组织的规模及效益情况。随后,又赴山东省潍坊、烟台等地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关于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的调研报告》,针对我市目前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外地成功经验,提出要加强市场和项目建设,增强土地流转的可持续性;要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桥梁作用,依法有序、科学引导,确保土地流转程序的合法性;加强土地流转的招商引资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土地流转。前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下一步与政府对口部门协商奠定了基础。
2. 开展协商议政,咨政建言。运用政协作为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这一富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民主协商形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广泛多层次民主协商建言献策,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彰显政协力量。
一是围绕我市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10月份,专委会召开专题协商会议,与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等8个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探讨协商,集思广益,推动工作。会上调研组成员围绕完善土地草牧场流转机制建设、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防控、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发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作用作了重点发言,共提出21条建议。协商会上,市政府副市长任福对市政协调研组形成的重点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责成有关部门认真加以研究落实。会后,市农牧业局针对市政协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书面反馈。
二是参与主席会议协商议政。围绕主席会议协商议题“发挥政协优势,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精心选题,积极建言献策。“十三五”时期是国家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包头作为重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更加任重道远。专委会结合自身职能,选择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协商课题,针对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绿化建设随意性强,重复性建设较为严重,绿化建设的水源等问题,提出要统筹全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确保城市园林绿地的系统性、均衡性及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机制;加强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科研成果应用,推动绿化产业发展等建议。
(二)履行民主监督,体现政协特色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充分运用和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特点,以多种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
1. 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按照市政协民主评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11月份,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专委会对市国土资源局、市扶贫开发办两个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评议组本着民主监督、客观公正、注重民意、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评议办法及流程,围绕评议内容,分别深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扶贫办所属部门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召开民主评议说明会,召开与被评议部门职工及服务对象代表、与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等多层次座谈会,深入实地视察,听取该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被评议部门的初评报告,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整改要求。被评议部门针对评议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整改措施,并落实到责任人及责任科室。评议组根据被评议部门六个方面的工作贯彻落实及整改情况,确定分值,为市政协综合评价被评议部门的工作提供基础。
2. 对《新环保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视察。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在《新环保法》实施近一年之际,12月初,市政协副主席周志宁带领专委会部分委员,深入市环保监测中心、大型企业等地进行视察,详细了解《新环保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部门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围绕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全民共同参与,营造“知法、守法、维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言,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三)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良好工作环境
专委会工作牵涉面广、全局性强,工作中,密切与各方面的联系,整合内外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加强与上级政协、兄弟政协及旗县政协的联系,加强与对口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参与配合内蒙政协在包开展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海南省政协在包开展的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安徽省滁州市政协在包开展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调研和考察;组织委员围绕对口协商课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验作法。在专委会开展的调研视察协商活动中,邀请市国土资源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人、行业专家参加,增强了履职合力,提高了建言质量。
二是不断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积极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力争通过各种活动把委员的个体优势转化为政协工作的整体优势。在年初召开的专委会组成人员会议上,组织委员学习市政协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及年度协商计划,研究讨论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年内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使委员在把握政协整体工作布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协商监督议政活动;在民主评议工作组会议上,组织委员学习有关法规和制度,了解被评议部门的职能职责,熟悉和掌握评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使委员在评议工作中有的放失;组织委员围绕调研视察课题及民主评议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情况,集思广益,积极为推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扩大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工作周报等媒介,积极宣传专委会的履职活动。办公室牢固树立为委员服务意识,认真做好专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联络工作,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二、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专委会将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十三五”建议的相关规定,按照市政协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人口管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宜居城市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专委会职能,精心选题,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能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根据市政协的安排部署,成立评议工作组,按照评议流程和评议方法,认真开展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工作,促进和推动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
三是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智力优势,围绕市政协常委会及主席会协商议政主题,开展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力争提交有份量的建言报告;同时认真开展专委会的对口协商,围绕协商课题深入调研,在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咨政建言,发挥政协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是加强联系。工作中密切与各方面的联系,密切与委员的联系,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建立与对口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部门开展的活动,开展联合调研视察;注重加强与上级、兄弟政协及旗县政协的上下联动。通过构建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专委会的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