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精准扶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8-01-07 11:27:54   来源:    点击:
固阳县政协  曾宏斌

    脱贫攻坚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17年,我市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4.5亿元、发放金融贷款6.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01项,到年底预计全市减少贫困人口5876人、固阳区贫县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求我们既要直面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发展致富,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我市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尽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但与中央、自治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责任传导落实有待加强。部分地区镇村干部、驻村干部以及部分行业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不够,工作成效尚不明显。
    (二)产业扶贫带动力不够强劲。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产业基地支撑脱贫的精准度仍需提高,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模式发展较慢,拉动增收效应还不明显。
    (三)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多数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生产技能、经营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就业和增收手段,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部分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
    (四)政策落实、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脱贫攻坚的有关整体谋划、行业扶贫、扶贫开发考核等方面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政策的落实上还需加大力度,推动形成脱贫攻坚的持续动力。对中央和地方的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大,还需要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对策建议
    (一)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有目标、有责任、有督查、有考评。各旗县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帮助抓、村镇干部主动抓,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扶贫办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步调一致推进工作。贫困地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书记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推进产业精准发展。在产业的选择上,因地制宜实施好“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行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形成有特色规模化产业扶贫集群。在产业布局上,根据每一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及其意愿,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精准产业规划,按照政府“备菜”、贫困群众“点菜”、部门“上菜”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菜单式”产业精准施策扶贫,引导产业差异化发展。在发展方式上,重点围绕小尾羊、草原立新、建华禽业等龙头企业联结带动做文章,建设一批产业基地项目,打造一批地域优势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贫困群众就业的主要支撑。积极扶持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探索土地入股、养殖业托管等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农牧一体、林业结合、加工带动等稳定的特色产业基地,切实把贫困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脱贫致富。
    (三)加大内生动力培育。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一要开展新民风建设,通过修订乡规民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贫困人口摆脱扶贫“终身制”的依赖心理,主动退出有限的扶贫资源。二要建立贫困户脱贫激励机制,对自强自立、勤劳脱贫的给予表彰奖励、扶持“造血”,而对于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贫困户,则停止“输血”,断去这类人员“等靠要”的惰性依靠。三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消除贫困文化,推广先进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提高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动力。四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脱贫主动退出的人群实施持续跟踪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脱贫退出后不返贫。
    (四)拓宽脱贫致富门路。着力从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入手,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加快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促进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突出抓好“三转”。首先是专项扶贫资金转股金。加快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化进程,将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光伏等产业项目,实行折股量化、入股分红,将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带来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其次是农村产权转股权。在家庭承包地确权基础上,探索推动以农村牧区宅基地使用权、草场、林权等为重点的产权抵押融资或入股,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按股权比例获得收益。再次是集体资产转红利。整合盘活农村牧区村集体办公场所、闲置房屋、废弃校舍等资产,出租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使租金变为增收红利。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将扶贫开发纳入基本市情教育范畴,通过召开会议、牌匾宣传、悬挂横幅、入户宣讲、微信推送、亮点报道等形式,向全社会尤其农牧区群众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政策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扶贫济困先进事迹,表彰在扶贫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扶贫脱贫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的热情。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