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包头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
党 派 团 体 提 案 | |
案 由: | 关于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作为当前民生头等大事来抓的建议 |
内 容: | |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是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随着国家CPI的大幅攀升,物价“涨声”一片,我市的“菜篮子”也“水涨船高”越拎越沉,明显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抱怨声不绝于耳。
一、蔬菜种植面积锐减 蔬菜种植面积锐减,全市蔬菜自给率仅为20%左右(连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达到了50%),老百姓很难吃上优质廉价、适合本市居民饮食习惯的本地菜。 二、批发环节缺乏有效调控 一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格局失衡,不能满足全市居民的需要。二是尚未建立起便捷、通畅的农副产品批发配送体系与机制,增加了流通环节和成本,导致批零差价倍增。 三、农贸市场公益性缺失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中直接面对市民的重要一环,应该充分体现其公益性。而我市农贸市场整体规划与开发建设还不配套,有些农贸市场建设所需土地甚至要通过拍卖方式获得。其次,市场投资主体多元,经营模式绝大多数为个人承包,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农贸市场普遍存在摊位费过高,乱收费等现象,有些农贸市场更是成了街道等创收的渠道。此外,水电费以商业用途收取,也加大了经营成本。市场经营者最终把这些费用均转嫁给了消费者。 具体建议如下: 一、确保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自给率 一是我市各级政府应将“菜篮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我市“菜篮子”自给率达到50%左右。二是各级政府应签订蔬菜种植基地保护与兴建目标责任书,确保蔬菜基地按规划种植到位。同时,尽快制定蔬菜基地管理条例,依法保证蔬菜种植面积全面落实;三是严厉查处侵占蔬菜种植基地的违规行为,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确因需要征用时应按照1:1以上标准补偿。四是要制定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具体措施,确保基金的征收到位。五是加快我市与外地紧密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建立长期的产销互利合作关系。 二、发挥政府在批发环节的调控作用 一是要建立政府控制下的批发市场龙头企业,提高批发市场调控能力。建设城市蔬菜物流配送中心,使其发挥在平抑“菜篮子”价格中的关键作用。或者采取市区两级共同扶持的方式,做大做强相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具备一级批发市场的功能,形成与主要批发市场相互制衡、公平竞争的格局。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畅通流通渠道,积极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鼓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农贸市场和社区设立直销网点,通过生产基地直供、连锁经营等模式,压缩中间环节。 三、回归农贸市场的公益性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和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是将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性详规,完善布局,新建扩建的所需土地由政府划拨,坚决杜绝商业性拍卖,从源头上保证农贸市场的公益性;二是属于国有控股的农贸市场每个区应在3家以上,并逐年提高,从源头上保证农贸市场的公益性。三是规范农贸市场的管理制度和收费管理。推广邻里中心生鲜店模式,降低摊位费,实行“一费制”,公示收费内容及其标准,严格禁止乱收费,创造条件设立公益性免租金摊位;四是按居民水电费标准收取农贸市场水电费用;五是加强农贸市场的价格信息发布,可采用电视黄金时间段循环播放“菜篮子”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等方式,提高价格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管力度。 四、探索补偿激励机制,建立应急预案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菜篮子”补偿激励机制。在原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提高补贴标准,并参照种粮补贴的方式制定相关政策,对种植蔬菜的农民给予农资补贴;对种植大户实行风险补偿,激发菜农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培训、帮助规范、延伸服务领域、信息技术支持、物资资金支持等方式,扶持专业合作社,从而使菜农们能积极应对“阴晴”不定的市场,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建立农副产品调控应急预案。加强农产品价格的预警分析,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确保在灾害天气和重大病虫害等情况下的市场供给。完善特殊情况下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蔬菜基本消费的救济办法,使其基本生活水平在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时不降低。 |
|
提 案 人: | 民进包头市委会 |
附议提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