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夯实政协协商民主基础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02-06 11:14:07   来源: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郭红香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不断提高协商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协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搞好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协商讨论。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不断提高建言献策质量和参政议政水平的突破口,要使协商民主不流于一般的对话、讨论和交流,搞好调查研究是关键。
    如何使政协的调查研究搞出自己的特色,要扬长避短,利用已有的成果,进行新的发掘,争取有所突破,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要选准调研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对除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外,还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开展协商,协商的内容扩大了,调研的领域也更宽泛了。政协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照党政急需、群众关注、量力而行的原则,要着眼于全局,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围绕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开展调研;要着眼于民生,贴近基层,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及时反映各界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切实改善民生。二是调研要多点切入。政协的调查研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利益群体的视野来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了解和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注意了解和反映各个界别和特殊群体的要求;注意了解和反映统一战线内部中、高层人士的看法;三是要站在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现代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种学科,各种利益群体交织,谈问题、提建议要纵观全局,要善于跳出局部的束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要用宏观的战略眼光分析问题,从更高、更宽、更深的层面思考问题;要善于从各种现象中看到本质,看到事物的主流,既要有超前性,还要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如今年我市要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推进和完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市政协建议在组建水务集团中既要顾及机构、资产的重组,还要考虑人员和管理职责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提出改革实践必须以确保城市供排水生命线安全生产为前提,同时在保持企业、事业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待遇不变的前提下,人随资产和单位职能整建制划转,保持人员、队伍稳定,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二、深化协商民主要大力提高委员素质。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体,委员的参政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政协委员在发表意见、协商议政时,要用理性的思维,把客观、科学、公正、求实精神体现到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来,不能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因此,一是委员要加强学习,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强化素质中提升履职能力。要抓好党和国家及地方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自觉地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敏税性和把握问题的能力;要抓好政协理论和统战知识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有其特有的内容方针和规律,明确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政协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学习现代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知识结构。同时政协组织要搭建好学习平台,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委员定期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参加市情通报会、组织界别委员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等方式,不断拓宽委员视野;二是要优化委员结构,把好委员的推荐关。要把热爱政协工作、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推荐吸收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要根据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情况,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加入政协,增强政协组织的包容性、代表性,提高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要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及所担负的责任,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更要高度关注地区的发展。要树立全局观念、发展意识、群众观念,切实履行好委员职责。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群众了解党的政策,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自觉行动;紧贴群众,关注民情,广泛联系本界别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提高协商实效要增强沟通协商的能力。政协的协商民主是通过其主体所涵盖的各党派、人民团体、各阶层的代表,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及社会各群体中分散的意望和要求,通过协商渠道得到系统、综合的反映。政协委员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增强协商意识,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民政协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界别委员,不断收集民情民意,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观念,做到胸怀全局,心系民生。要掌握协商方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原则,既要踊跃协商、又要善于协商。通过与市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理性沟通,平等协商,不断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有效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协商中既要反映发现的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也要倾听了解市委、政府部门的意见,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彼此沟通理解。